山东威海荣成市完成今年首例“评定分离”项目招标

2024-05-12 20:28:08    投标新闻   

5月11日,在威海经开区智慧谷A1栋四楼会议室,一场关于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二期项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招标工作“落锤定音”。这是“威海营商行”系列活动走进经开区的生动开篇,也是经开区自2021年推行“评定分离”模式以来的第13个采用该模式完成定标的建设工程。

“依托该模式推进招标,赋予我们更多选择权,能够更好的筛选出契合项目工程的投标人,促进双方实现共赢发展。”作为该项目招标人代表,威海智慧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经理毕志远表示。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市场营商环境,规范招标投标各方主体行为,提高招标投标监管效能,持续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环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推行“评定分离”的意见》,经开区建设局于2021年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模式,助力项目招投标“阳光交易”。

所谓“评定分离”模式,就是将招投标程序中的“评标”与“定标”作为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即由评标专家进行评标后,向招标人推荐不少于三名排序或不排序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无异议后,由招标人遵循合法、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组建定标委员会,召开定标会议,自主确定中标人,切实改变以往由评标委员会直接评标、定标的做法,能够减少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实现招标人权责统一和招标项目“评优择优”的目标。目前,该模式已推行2年有余,经开区范围内先后有13个建设工程项目采用了评定分离模式完成招投标,经开区建设局深入探讨定标流程和步骤,不断探索、更新评定分离工作机制,使其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合规。

为进一步普及推广“评定分离”模式,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构建更加阳光公正的招投标环境,依托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二期项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定标会”,本次活动还为建设工程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企业代表解析、宣传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工作,让招投标各方主体深入了解、熟知“评定分离”,优化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

宣讲期间,经开区建设局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员程思,围绕什么是“评定分离”,为什么要推进“评定分离”以及该模式操作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解析,并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招标人、投标人企业代表,详细解答有关评定分离工作的实践疑惑。

“通过宣讲,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评定分离内涵和操作流程,拓展了投标工作的思路。”作为投标人代表,山东江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吉波表示,同时,更好的引导投标人在招投标工作中,牢固树立靠自身实力、信誉赢得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维护招投标活动的公正、透明、高效。

“评定分离”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我们将以进一步落实招标人首要责任为切入点,继续深化‘评定分离’招投标模式推广与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招标人正面运用‘评定分离’模式开展招投标工作,合理充分行使定标权。”经开区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运波表示,同时,持续探索“评定分离”模式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总承包各领域的运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以更有效的管理和机制共同推动“评定分离”的落地、落实,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3月26日,“荣成市天颐热电有限公司新建车间项目”在荣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评定分离”方式顺利完成招标。该项目概算投资478.33万元,主要用于荣成市天颐热电有限公司新建车间单层双跨钢结构厂房的土建、装饰、钢结构和水电安装等工程,是荣成市推行“评定分离”改革创新试点以来完成的第3个“评定分离”项目,也是荣成市今年首例建设工程“评定分离”项目。

为切实保障“评定分离”项目顺利落地,逐步扩大“评定分离”试点成果,荣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开展“评定分离”政策专题宣传,主动对接各方交易主体,围绕政策解读、招标文件编制、定标流程、系统操作等方面为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开展标前辅导,有力保障了项目招标高效规范推进。

“评定分离”方式的实践运用,改变了以往由评标委员会直接评标、定标的做法,改为由招标人自主确定中标单位,让评标委员会回归“专业顾问”角色,可有效规避评审专家与投标人之间的串标风险,对切实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 ,进一步发挥招标投标的竞争择优功能,不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